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发布时间:2017-08-02 发表者:武教国际 点击次数:1848 |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学校简介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城大(CityU),是一所坐落于香港九龙塘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的八所大专院校之一,获教育部列入国家重点高校名单,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校园地处九龙塘商业区,港铁九龙塘站,背靠狮子山,眺望九龙半岛和维多利亚港,交通十分便利。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曾出任城大校董事会主席三年。城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下辖七所学院:科学及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商学院、法律学院、动物医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周亦卿研究生院提供高级学位课程。城大是一所现代化国际大学,注重多元化、跨文化学习与全球视野。城大的教研成就卓越,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全球前100。 学校历史 1980年11月,港督尤德爵士(Sir Edward Youde)委任了一个检讨香港专上及工业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在1981年6月建议,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香港应全面加强专上教育,立即展开第二间理工学院的筹划工作。 1982年6月,香港理工学院校董会成员获委任为第二间理工学院的筹备委员会成员,并正式委任钟士元爵士为筹备委员会的主席。 1982年5月,“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会议,随后提交《第二理工学院第一号报告书》,建议新理工学院命名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并认为新理工的校址应参考英国的做法,设于 人口稠密、主要交通网络可达到的地区,在九龙塘一幅约12公顷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校舍。委员会同时决定应尽早在1984–85年度于临时校舍内开课,以待永久校舍的落成。 1983年初,在全球展开招聘首任院长的工作,英国卢保路科技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首席副校长庄贤智教授(Professor David Johns)获委任为首任院长。 1984年,根据《香港法例》第1132章“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条例”于九龙旺角成立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最早期的校舍位于今日旺角的工业贸易署大楼。 九龙塘又一村达之路的永久校舍落成后,于1990年起陆续迁入新校舍,并把原校舍转交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作校舍用途。学校获得政府拨地,把原歌和老街临时房屋区的地段作为未来学生宿舍的位址。 1995年,获政府授予自我评审(self-accrediting)资格,并正名为“香港城市大学”。 1997年,在原威灵顿中学旧址设立九龙湾分校,专门为自资副学士、展翅计划及毅进计划的学生提供上课地点。 2014年11月1日,举办庆祝建校30周年活动,成立“香港城市大学基金”。 校园环境 香港城市大学位于九龙塘的校园包括三个主教学楼(AC1,AC2,AC3)、康乐楼、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学术交流大楼、桃源楼、综合运动场馆,以及两座高级教职员宿舍(南山苑、德智苑)及学生宿舍。 学术楼 学术楼(一)于1989年至1994年分阶段落成。楼面面积达63000平方米,当中包括116所实验室、18个演讲厅、课室,学校食堂,以及3个装置完备的厨房。学术楼(一)以颜色来分区,分别是紫区、蓝区、绿区、黄区及红区。课室的编号也是依这些颜色来编号。 学术楼(二)原称“城大专上学院大楼”,总面积20900平方米,座落于校园内综合运动场馆后的斜坡上,配备资源中心、设计室、电脑室、语言实习室、学生饭堂、课室、演讲厅、影音室、多用途活动室和空中花园。 学术楼(三)包括有可容纳600人的大礼堂、课室、资讯科技实验室、餐厅、学习共享空间及办公室等。学术楼(三)由本港建筑所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三楼及六楼均可连接至学术楼(二),而五至七楼均可通往学生宿舍及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八楼及七楼也设有绿化带。 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CMC)位于歌和老街和达康路交界,则仁中心及学生宿舍对面,耗资5亿7000万港元建成,由世界著名建筑师Daniel里伯斯金设计。建筑以白色外墙为主,外形“三尖八角”,中心内的颜色则以黑、白及枣红色为主调,除2楼外,所有楼层均由一条几何形状的楼梯贯穿。大楼楼高9层,占地7600平方米,实用面积13500平方米,最多可容纳2500名师生。中心设施包括课室、教职员办公室、师生共用的康乐及支援设施,更设有展览厅、特定用途的实验室和演讲厅,配有先进的音像器材等设备。 五大楼 “五大楼”是指蒙民伟楼(蒙民伟楼),方润华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陈益志大厦) ,学术交流大楼(学术交流大楼)及桃源楼(桃源Building),沿达之路及桃源街而建,包围着学术楼(一)。其中,郑翼之楼乃行政中心,大学主要高层之办公位置也在此,周亦卿研究生院亦位于郑翼之楼。学术交流大楼则是专业进修学院(SCOPE)所在。蒙民伟楼、方润华楼、郑翼之楼之底层分别设有不同种类之实验室。有时会被视为学术楼(一)的部份。 康乐楼 康乐楼与学术楼(一)紧连,主体包含黑房室、运动中心、50米标准游泳池、学生发展处、保健室、学生会办事处、研究生会办事处、烧烤场、山边小径等。 邵逸夫图书馆 邵逸夫图书馆坐落于教学楼3楼全层,1984年成立,并于1989年迁入现址。图书馆由2006年至2009年间,进行了多项的翻新工程,包括更换照明系统、加设多部计算机、更换书架、修订指示数据、加设讨论区等。 电算服务中心 电算服务中心坐落于教学楼(二)四楼,里面设有多间计算机室,作为跟电子相关的学科的教学课室,并以英文字母区分。另外,电算服务中心亦为教职员和学生提供各项服务,包括免费使用计算机、手提电脑借用、免费打印文件服务、钉装用品提供等。中心也担任整间大学的计算机管理员,负责各项网上或电子器材数据的整理和维修。 学校食堂 城大食坊(City Express,康乐楼5楼)、城轩(City Chinese Restaurant,康乐楼8楼)、城峰阁(City Top,康乐楼9楼)、Garden Cafe(学术交流大楼低层)、好味厨(Homey Kitchen,学生宿舍多用途礼堂B)、Delifrance(学术楼(三)3楼)、AC3 Bistro(学术楼(三)7楼)、Pacific Coffee Company(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3楼)。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位于达康路毕架山峰旁,约在达之路及歌和老街,赛马会群智堂居住者能看见维多利亚港大部份景色。宿舍共9座,宿舍多以捐赠者或机构命名。 马会楼(Jockey Club House,位于学术交流大楼)、赛马会敬贤堂(Jockey Club Humanity Hall)、汇丰业昕堂(HSBC Prosperity Hall)、校友乐礼堂(Alumni Civility Hall)、赛马会群智堂(Jockey Club Academy Hall)、陈瑞球堂(Chan Sui Kau Hall)、李兆基堂(Lee Shau Kee Hall)、赛马会群萃堂(Jockey Club Harmony Hall)、Hall 8(研究生宿舍)、胡应湘爵士伉俪堂 (Sir Gordon and Lady Ivy Wu Hall)、Hall 10、Hall 11。 保健中心 杨仲仪保健中心位于康乐楼4楼,为学生和教职员提供一般门诊服务和基本的牙科保健服务。 运动中心 胡法光运动中心设于康乐楼3至4楼,包括羽毛球场、篮球场、壁球场、游泳池等。 |
上一篇:香港中文大学 |
下一篇:香港理工大学 |
中心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号群光中心写字楼1309室